诸城昌城鲜花价格,诸城市昌城镇鲜花店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诸城昌城鲜花价格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诸城昌城鲜花价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东平湖底是否真的淹没着一座古代的大城?
东平历史悠久,西周时境内就有须句国。秦代,境内有须昌(今埠子坡)、无盐(今无盐村)、张县(今霍庄)等县。西汉,增置富城(治所无考)、章县(今鄣城)、东平国(国治宿城)。东晋,改东平国为东平郡。唐代,设节度使(治所须昌),宋设东平府,元设东平路,明、清称东平州。
在东平大地上,建立最早、时间最长的是须昌城,从公元前221年秦朝实行郡县制,至公元1000年须昌城沉入湖水中,须昌古城延续使用了约1200年。现在我们看到的东平县城是1982年从明清时期的东平州城迁来的,州城则是一千多年前从须昌迁城徙的。可以说须昌城是东平的根。
隋末唐初,须昌一度成为天平军节度使使治、东平郡郡治、郓州州治、须昌县县治四级***所在地,地位相当于今天的山东省省会济南。民国《东平县志》记载,须昌故城西南12里有洄源亭。唐代郓州太守苏源明曾邀四太守游小洞庭湖(今东平湖),并于此亭宴请。
须昌城南距寿张县城(今新湖乡霍庄)30里,东南距汶上县城90余里,西距长安(今西安)1694里,城北隔鱼山与东阿县相望。须昌北翊燕赵,南控江淮,秦汉至唐宋时期,这里舟车四通,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不过,昔日的须昌城地势低洼,是古济水、汶水汇流区。五代至唐宋,黄河下流不断决口改道,多次流入钜野泽。泽底淤高,泽水分流,使须昌城水患频仍。唐代诗人高适在《东平路大水》诗中曰:“永望齐鲁郊,白云何悠悠,傍沿钜野泽,大水纵横流”,形象记述了当时的水患。
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黄河决口,淹没须昌城,从此形成了《水浒传》中“八百里水泊”,须昌则沉入水底。
须昌城的遗址位于东平县的西部,金山东南、土山以东、埠子村旧址以西,如今淹没于东平湖中,已难见旧址。据清代进士蒋作锦所著《须昌城考》记载,埠子村西有东岳庙,系须昌城东关,埠子村西南有石刻“南门”二字,系县城南关。县城西门外二里有古济水,横跨济水建清水石桥一座。
2015年7月,由国家文物局立项的东平湖水下考古项目正式启动。东平湖水下考古项目涉及东平县老湖镇埠子岛以及周边大面积水域,水域内淹没着须昌古城和隋代清水石桥。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东平湖水下考古项目非常重视,将其作为中国内陆水下考古第一站。山东省是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发源地之一,2015年6月24日,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成立,更是为东平湖底考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史料记载:《汉书•地理志》记载“须昌,故须句国”。《水经注》也说:“须昌,胊是其本,秦以为县。”《资治通鉴》记载:“须昌城南距寿张县城30里,东南距汶上县城90余里”。《东平县志》写到“须昌沦没陂泽中,旧址无存。”众多历史文献明确地记载了须昌古城存在的事实。
东平湖位置
东平湖地处山东东平县境内,历史悠久,古时称蓼儿洼、大野泽、梁山泊、安山湖,直到清朝咸丰年间才定名为东平湖。看过《水浒传》的应该知道,这里也是八百里水泊梁山的一部分,现在成了旅游景点,有水浒***城。
消失的须昌城,到底在不在东平湖底呢?
近些年,山东省水下考古队一直在东平湖底探测考察,就是要找一座神秘的古城。经过多次探索,确实在湖底发现有一层宋代的土层及文物碎片,并且发现了一条已经消失的旧河道——济水,据唐《元和郡县志》记载,济水从须昌城西三里流过,并且建有石桥一座——清水石桥,石作华巧,媲美赵州桥。消失的原因应该和古城一样,因为黄河的决堤造成的。
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淹没须昌城,,当时的知州姚玄奏请朝廷,就把须昌城搬到东南15里的汶水之阳乡,就是现在的东平州城。
而东平州城的存在,就更加证实了须昌古城确实存在过。早在2015年,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针对东平湖水下古城的考古项目就已启动。通过技术的不断提升和不断探测发掘,考古队从湖底提取大量瓷片、陶片、古生物贝壳等等。
小编相信,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考古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总有一天,东平考古的专家们一定会为我们揭开须昌古城的神秘面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诸城昌城鲜花价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诸城昌城鲜花价格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smaojin.com/post/59361.html